《犯罪心理画像:行为证据分析入门》(Criminal Profiling: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Evidence Analysis)
- 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基础
- 犯罪现场重建的11项核心要素分析
- 伤害形态、被害人特征与犯罪行为的关联分析
- 5类典型犯罪(杀人、强奸、纵火等)的心理画像模型
- 画像师的职业伦理与实践规范
书中创新性提出"行为证据分析"概念,将传统侧写的直觉判断转化为可验证的科学流程。

一、基本信息
- 作者:BrentE.Turvey 布伦特·E.特维
- 国家:美国
- 创作时间:2005年
- 第首次发表时间:2005年
- 书名:《犯罪心理画像:行为证据分析入门》(Criminal Profiling: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Evidence Analysis)
- 中文译名:《犯罪心理画像:行为证据分析入门》
- 最经典版本: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
- 出版时间:2005年4月
- 翻译者:李玫瑾
- 出版社: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
- 所属分类:犯罪心理学、刑事侦查学
-
推荐理由:
- 系统整合犯罪心理学与刑侦实践,提供可操作的画像方法论
- 包含28章完整知识体系,涵盖历史发展、现场分析、案例研究
- 突破传统侧写模式,强调行为证据的科学分析框架
二、书籍简介
本书是犯罪心理画像领域的奠基性著作,首次系统构建了基于行为证据的犯罪人分析框架。通过28个章节详细阐述:
- 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基础
- 犯罪现场重建的11项核心要素分析
- 伤害形态、被害人特征与犯罪行为的关联分析
- 5类典型犯罪(杀人、强奸、纵火等)的心理画像模型
- 画像师的职业伦理与实践规范
书中创新性提出"行为证据分析"概念,将传统侧写的直觉判断转化为可验证的科学流程。
三、核心观点
1. **行为证据优先原则**:
"犯罪现场遗留的任何痕迹都是行为证据,必须通过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心理特征"
(原文:"Any trace left at the crime scene is behavioral evidence that must be translated into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")
2. **三维度画像法**:
①犯罪现场行为分析 → ②犯罪心理特征推导 → ③作案人社会属性刻画
(原文:"The process involves analyzing crime scene behavior, deriving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, and then delineating the offender's social attributes")
3. **动态画像理论**:
"犯罪心理画像不是静态结论,而是随着证据更新持续修正的侦查假设"
(原文:"Criminal profiling is not a static conclusion, but an investigative hypothesis that must be continuously revised as new evidence emerges")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- 刑事侦查人员:掌握系统化画像方法提升破案效率
- 犯罪心理学研究者:了解行为证据分析的前沿理论
- 司法鉴定从业者:学习心理特征与物证关联的评估技术
- 犯罪题材创作者:获取真实案件的心理动机构建技巧
六、读者评价
"颠覆传统侧写小说的浪漫想象,展现真正的刑侦科学思维" -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
(来源:豆瓣读书2006年书评)
"案例覆盖全球300+真实案件,方法论严谨度远超同类著作" - 美国FBI行为科学部前成员
(来源:Amazon读者评价)
"第12章的地理画像模型对连环案件侦破具有革命性意义" -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
(来源:《犯罪研究》2007年引用)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- 布伦特·E.特维(Brent E. Turvey):
- 《行为证据分析:犯罪心理画像实践指南》(2011)
- 《法医心理学:犯罪现场的行为解码》(2015)
- 《犯罪心理画像案例集:从理论到实践》(20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