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梦的解析》(Die Traumdeutung)
大学酥
2025-09-13
心理学书籍
《梦的解析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之作,通过分析梦境揭示人类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。书中提出"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",认为梦境是欲望的伪装满足,包含显性梦境与隐性梦境两个层面。弗洛伊德运用自由联想、释梦等技术,解析了俄狄浦斯情结、阉割焦虑等核心概念,构建了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全新范式。

一、基本信息
- 作者:SigmundFreud 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
- 国家:奥地利
- 创作时间:1895年(《癔症研究》)至1939年(逝世前)
- 第首次发表时间:1899年(《梦的解析》)
- 书名:《梦的解析》(Die Traumdeutung)
- 中文译名:《梦的解析》(Die Traumdeutung)
- 最经典版本:1900年德文初版
- 出版时间:1899年11月
- 翻译者:张沛超(中文译本)
- 出版社:商务印书馆
- 所属分类:心理学/精神分析学
-
推荐理由:
- 首次系统提出潜意识理论,开创精神分析学派
- 揭示梦境与潜意识的深层关联,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
- 对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论述颠覆传统人性认知
二、书籍简介
《梦的解析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之作,通过分析梦境揭示人类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。书中提出"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",认为梦境是欲望的伪装满足,包含显性梦境与隐性梦境两个层面。弗洛伊德运用自由联想、释梦等技术,解析了俄狄浦斯情结、阉割焦虑等核心概念,构建了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全新范式。
三、核心观点
1. 潜意识理论:心理结构分为意识、前意识与潜意识,潜意识储存被压抑的本能欲望,是心理问题的根源
2. 人格结构理论:本我(快乐原则)、自我(现实原则)、超我(道德原则)的动态平衡决定人格健康
3. 性心理发展阶段:口唇期、肛门期、性器期、潜伏期、生殖期的阶段性发展影响人格形成
4. 防御机制:压抑、升华、投射等心理策略用于应对焦虑
5. 宗教观:宗教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,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升华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'潜意识是心理结构中最深层、最庞大的部分'
——《梦的解析》第一章
——《梦的解析》第一章
'梦是被压抑欲望的伪装满足'
——《梦的解析》第六章
——《梦的解析》第六章
'宗教是人类的普遍神经症'
——《图腾与禁忌》
——《图腾与禁忌》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- 心理学专业学生:掌握精神分析理论基础
- 社会学研究者:理解文化现象的心理动因
- 文学艺术从业者:探索创作背后的潜意识动机
- 心理咨询从业者:学习释梦与自由联想技术
六、读者评价
"弗洛伊德打开了人类心理的潘多拉魔盒"——荣格(引用自《回忆·梦·思考》)
"其理论缺乏科学实证支持,但提供了理解人性的全新视角"——霍妮(《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》)
"对性本能的过度强调导致理论片面化"——弗洛姆(《健全的社会》)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- 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:
- 《性学三论》(1905)
- 《精神分析引论》(1917)
- 《文明及其缺憾》(1930)
- 《摩西与一神教》(1939)
- 相关思想家:
- 卡尔·荣格《红书》
- 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《自卑与超越》
- 埃里希·弗洛姆《逃避自由》
很赞哦!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