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动机与人格》(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)
大学酥
2025-08-21
心理学书籍
本书系统阐述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,提出需求层次理论、自我实现理论和元动机理论。通过分析人类动机的发展规律,揭示从生理需求到自我超越的递进过程,批判传统心理学对病态心理的过度关注,主张以整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健康人格。书中包含对创造力、高峰体验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探讨,被誉为"心理学史上的人性宣言"。

一、基本信息
- 作者:AbrahamMaslow 亚伯拉罕·马斯洛
- 国家:美国
- 创作时间:1954年
- 第首次发表时间:1954年
- 书名:《动机与人格》(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)
- 中文译名:《动机与人格》
- 最经典版本: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(ISBN 9787508000623)
- 出版时间:1954年
- 翻译者:许金声等
- 出版社:华夏出版社/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- 所属分类:心理学·人本主义心理学·自我成长
-
推荐理由:
- 开创需求层次理论,揭示人类行为动机的金字塔结构
- 提出自我实现理论,重塑现代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认知
- 融合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,奠定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
二、书籍简介
本书系统阐述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,提出需求层次理论、自我实现理论和元动机理论。通过分析人类动机的发展规律,揭示从生理需求到自我超越的递进过程,批判传统心理学对病态心理的过度关注,主张以整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健康人格。书中包含对创造力、高峰体验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探讨,被誉为"心理学史上的人性宣言"。
三、核心观点
1. **需求层次理论**: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、安全、归属、尊重、自我实现五个层次
(原文:"The five needs form a hierarchy, with each lower need dominating the organism until it is satisfied")
2. **自我实现理论**:个体通过发挥潜能实现理想自我的过程
(原文:"Self-actualization is the full use and exploitation of talents, capacities, potentialities")
3. **元动机理论**:超越性动机驱动人类追求存在价值
(原文:"Metamotivation involves the higher values, the B-values")
4. **整体动力学方法**:反对机械还原论,主张用整体观研究人格
(原文:"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")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"一个人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样子——至少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,我们永远拥有选择的自由"(原文:"Man is capable of becoming what he can become")
"高峰体验是灵魂的战栗,是存在之美的瞬间绽放"(原文:"A peak experience is a moment of pure being")
"真正的心理健康不是没有问题,而是拥有超越问题的勇气"(原文:"True mental health is not the absence of conflict, but the presence of transcendence")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- 心理学研究者:研究人格发展理论的必读经典
- 企业管理者:理解员工激励的底层逻辑
- 教育工作者:探索潜能开发的科学路径
- 自我成长者: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系统方法
六、读者评价
"豆瓣9.2分,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为'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著作'" - 豆瓣读书(2023-04-15)
"管理学经典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直接引用其需求理论" - 知乎用户@管理思维(2022-09-08)
"书中对创造力的论述彻底改变了我的创作观" - 微信读书用户@艺术探索者(2024-01-20)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- 亚伯拉罕·马斯洛:
- 《存在心理学探索》(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)
- 《人性能达到的境界》(The Farthest Reaches of Human Nature)
- 《科学心理学》(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)
- 相关研究:
- 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手册》(学术研究版)
- 《自我实现者的15项特质》(临床心理学研究)
很赞哦!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