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逃避自由》《爱的艺术》《健全的社会》《为自己的人》等
大学酥
2025-09-16
心理学书籍
弗洛姆思想研究聚焦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分析,系统构建了社会性格理论体系。代表作《逃避自由》揭示自由与孤独的辩证关系,《爱的艺术》重构爱的本质,《健全的社会》提出心理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双重路径。其思想贯穿对人性的动态分析,强调生产性性格对个体解放的关键作用,为理解当代社会精神危机提供经典范式。

一、基本信息
- 作者:ErichFromm 埃里希·弗洛姆
- 国家:德国(后移居美国)
- 创作时间: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
- 第首次发表时间:1941年(《逃避自由》)
- 书名:《逃避自由》《爱的艺术》《健全的社会》《为自己的人》等
- 中文译名:《逃避自由》《爱的艺术》《健全的社会》《为自己的人》等
- 最经典版本:《爱的艺术》(上海译文出版社,罗娜译)
- 出版时间:1956年(《爱的艺术》)
- 翻译者:罗娜、刘敏等
- 出版社:上海译文出版社、墨西哥国立大学出版社等
- 所属分类:哲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
-
推荐理由:
- 深刻剖析现代社会异化现象,揭示人性困境的根源
- 融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人本主义,开创社会性格理论
- 提出"爱是艺术"的实践哲学,具有跨时代现实指导意义
二、书籍简介
弗洛姆思想研究聚焦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分析,系统构建了社会性格理论体系。代表作《逃避自由》揭示自由与孤独的辩证关系,《爱的艺术》重构爱的本质,《健全的社会》提出心理革命与社会变革的双重路径。其思想贯穿对人性的动态分析,强调生产性性格对个体解放的关键作用,为理解当代社会精神危机提供经典范式。
三、核心观点
1. 社会性格理论:特定社会结构塑造群体性格模式,资本主义催生非生产性性格(接受型、剥削型、囤积型、市场型),导致人性异化
2. 爱的本质论:爱是主动创造能力,包含关心、责任、尊重、理解四要素,需通过实践培养而非被动获取
3. 异化批判理论:现代技术理性导致人与劳动、他人、自我的异化,表现为消费主义、权威崇拜等社会病症
4. 心理革命理论:通过道德更新与教育变革,培育创发性人格以实现个体与社会解放
5. 健全社会构想:主张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制度,平衡自由与责任的关系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"爱不是对象问题,而是能力问题"
——"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,可以学习、培养和发展"
——"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,可以学习、培养和发展"
"逃避自由是现代人最深刻的困境"
——"获得自由反而使人感到孤立无援,导致新的奴役形式"
——"获得自由反而使人感到孤立无援,导致新的奴役形式"
"健全的社会应使人既能创造性地工作,又能创造性地爱"
——"生产性是人的本质力量,是解决异化的关键"
——"生产性是人的本质力量,是解决异化的关键"
"市场型性格将人物化为商品"
——"这类人用外表价值衡量自身,失去内在核心"
——"这类人用外表价值衡量自身,失去内在核心"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- 心理学专业学生:理解社会性格理论与异化概念的学术价值
- 社会学研究者:分析现代性困境的经典理论框架
- 哲学爱好者:探索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路径
- 企业管理者:借鉴人性化管理与组织行为理论
- 教育工作者:应用创发性人格培养理念
六、读者评价
"弗洛姆对现代社会的解剖至今仍具震撼力" - 《纽约时报》书评
"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思想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" - 《卫报》学术专栏
"每个焦虑的现代人都该阅读的生存指南" - 亚马逊读者评论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- 埃里希·弗洛姆:
- 《逃避自由》(1941)
- 《为自己的人》(1947)
- 《健全的社会》(1955)
- 《人类破坏性剖析》(1973)
- 精神分析三部曲:
- 《精神分析与禅宗》
- 《被遗忘的语言》
- 《先知对我们今天的意义》
很赞哦!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