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独六讲》(原文:孤独六講)
大学酥
2025-09-03
心理学书籍
本书通过六个维度解构孤独的本质,揭示其作为人类精神成长必经之路的价值。从情欲孤独到伦理孤独,作者以诗性语言探讨孤独在艺术创作、社会变革、个体觉醒中的核心作用,构建起"孤独美学"的完整体系,被誉为"当代华人世界最具启发性的精神指南"。

一、基本信息
- 作者:蒋勋
- 国家:中国台湾
- 创作时间:2002年(演讲稿整理)
- 第首次发表时间:2009年
- 书名:《孤独六讲》(原文:孤独六講)
- 中文译名:《孤独六讲》(原文:孤独六講)
- 最经典版本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初版(ISBN 9787563391271)
- 出版时间:2009年(中文版)
- 翻译者:无(原著为中文)
- 出版社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- 所属分类:文学/哲学/心理学
-
推荐理由:
- 以美学视角重构孤独认知,打破传统对孤独的负面解读
- 提出"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"的颠覆性命题
- 融合中西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案例的深度思辨
二、书籍简介
本书通过六个维度解构孤独的本质,揭示其作为人类精神成长必经之路的价值。从情欲孤独到伦理孤独,作者以诗性语言探讨孤独在艺术创作、社会变革、个体觉醒中的核心作用,构建起"孤独美学"的完整体系,被誉为"当代华人世界最具启发性的精神指南"。
三、核心观点
1. 孤独本体论:"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,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,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"
(原文:"孤独和寂寞不一样,寂寞会发慌,孤独则是饱满的")
2. 情欲孤独:"真正的情欲是彻底了解自己的身体,包括所有部位与分泌物"
(原文:"情欲孤独是对生命原始冲动的诚实面对")
3. 语言异化:"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,语言成为隔绝真心的屏障"
(原文:"我们用语言掩饰孤独,反而陷入更深的孤独")
4. 暴力美学:"潜藏的暴力冲动是未被驯服的生命力"
(原文:"飙车、刺青、极限运动都是合法化的暴力表达")
5. 思维革命:"真正的思考必然孤独,结论会扼杀思维过程"
(原文:"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,展现思维孤独的本质")
6. 伦理困境:"以爱为名的伦理暴力正在消解个体性"
(原文:"中年妇人被家庭角色吞噬,成为'不存在的自己'")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'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'(自序)
'寂寞会发慌,孤独则是饱满的'(第1章)
'真正的革命者都是孤独的,因为要对抗整个时代的惯性'(第3章)
'伦理最大的掩护是爱,我们害怕对抗爱'(第6章)
'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,孤独就不再是诅咒'(后记)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- 存在主义思考者:探索自我存在意义的哲学爱好者
- 艺术从业者:寻求创作灵感与美学表达的创作者
- 社会观察者:理解当代群体心理的观察分析者
- 心灵成长者:追求精神独立与人格完整的实践者
六、读者评价
"豆瓣8.6分,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为'东方哲学的现代诠释'" - 豆瓣读书
"林青霞称其'半颗安眠药',治愈现代人的精神焦虑" - 三联生活周刊
"2010年修订版新增数字时代孤独观察,极具前瞻性" - 南方都市报书评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- 蒋勋:
- 《美的沉思》(1986)
- 《给年轻艺术家的信》(2005)
- 《生活十讲》(2008)
- 《舍得,舍不得》(2015)
很赞哦!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