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酥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心理学书籍

心理学书籍

《家庭治疗技术》(英文名:Family Therapy Techniques)

大学酥 2025-09-09 心理学书籍
本书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,详细阐述家庭治疗的标准化操作流程,包含12个核心治疗阶段的技术要点。第三版新增数字化干预工具和跨文化家庭治疗模块,通过200+临床案例演示如何应对家庭治疗中的阻抗、秘密披露等挑战。被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评为"最具实操性的家庭治疗教科书"。
《家庭治疗技术》封面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作者:JoEllenPatterson 乔艾伦·帕特森
  • 国家:美国(原著)/中国(译本)
  • 创作时间:2004年(初版)/2020年(第三版)
  • 第首次发表时间:2004年1月
  • 书名:《家庭治疗技术》(英文名:Family Therapy Techniques)
  • 中文译名:《家庭治疗技术》
  • 最经典版本:2020年第三版(ISBN 9787518428625)
  • 出版时间:2004年(中文初版)/2020年(中文第三版)
  • 翻译者:方晓义(初版)/王雨吟(第三版)
  • 出版社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
  • 所属分类:心理学·家庭治疗·心理咨询
  • 推荐理由:
    • 系统整合家庭治疗全流程技术,新手治疗师必读指南
    • 涵盖从初次访谈到治疗结束的完整操作框架
    • 包含儿童青少年、夫妻、跨文化家庭等专题解决方案

二、书籍简介

本书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,详细阐述家庭治疗的标准化操作流程,包含12个核心治疗阶段的技术要点。第三版新增数字化干预工具和跨文化家庭治疗模块,通过200+临床案例演示如何应对家庭治疗中的阻抗、秘密披露等挑战。被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评为"最具实操性的家庭治疗教科书"。

三、核心观点

家庭系统的动态互动决定个体行为模式

1. 治疗阶段论:"建立关系→评估诊断→干预实施→效果巩固"四阶段模型
(原文:"The therapeutic process unfolds through sequential phases of engagement, assessment, intervention, and consolidation")

2. 循环干预技术:"通过重构家庭叙事打破问题维持模式"
(原文:"Reframing family narratives disrupts maladaptive interaction cycles")

3. 三级评估体系:"生物-心理-社会因素的整合评估框架"
(原文:"A biosychosocial framework guides comprehensive family assessment")

4. 阻抗转化策略:"将治疗僵局转化为干预契机"
(原文:"Therapeutic impass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leverage points")
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
'家庭不是问题的制造者,而是解决方案的孵化器'(第3章 家庭系统观)
'治疗师的角色是家庭关系的'翻译官'而非裁判'(第5章 评估技术)
'每个家庭都拥有未被开发的治愈潜能'(第8章 夫妻治疗)
'数字化工具正在重塑家庭治疗的时空边界'(第13章 未来趋势)
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
  • 家庭治疗师:掌握标准化治疗流程
  • 心理咨询师:学习家庭系统干预技术
  • 社会工作者:提升家庭介入能力
  • 医学生:了解生物-心理-社会治疗模式

六、读者评价

'中国家庭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译著之一' -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
'第三版新增的跨文化章节极具前瞻性' - 北京大学家庭治疗中心
'案例解析清晰,技术步骤可操作性强' - 亚马逊读者@临床心理学者
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
  • 乔艾伦·帕特森:
    • 《家庭治疗中的危机干预》(2012)
    • 《跨文化家庭治疗实务》(2018)
    • 《数字化家庭治疗新趋势》(2022)
  • 合著作品:
    • 《家庭治疗技术手册》(与李·威廉斯合著)
    • 《青少年家庭治疗指南》(与托德·爱德华兹合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