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酥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心理学书籍

心理学书籍

《孤独:回归自我》(Solitude: A Return to the Self)

大学酥 2025-08-10 心理学书籍
本书系统探讨孤独的本质与价值,挑战将孤独视为病态的传统观念。作者通过分析牛顿、贝多芬、卡夫卡等天才的心理轨迹,论证独处能力与创造力之间的深刻关联。书中提出"内在整合"理论,强调孤独是完成自我认知、实现精神完整的必经之路,为现代人提供对抗社交异化的精神指南。
《孤独:回归自我》封面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作者:AnthonyStorr 安东尼·斯托尔
  • 国家:英国
  • 创作时间:1988年(英文原版)
  • 第首次发表时间:1988年
  • 书名:《孤独:回归自我》(Solitude: A Return to the Self)
  • 中文译名:《孤独:回归自我》
  • 最经典版本:1988年Penguin Books英文原版(ISBN 9780140226423)
  • 出版时间:2016年(中文译本)
  • 翻译者:凌春秀
  • 出版社:人民邮电出版社
  • 所属分类:心理学·哲学·自我成长
  • 推荐理由:
    • 颠覆传统对孤独的病理化认知,提出独处是心理成熟的标志
    • 融合弗洛伊德、荣格等精神分析理论,结合天才人物案例深度剖析
    • 揭示孤独在创造力、自我整合中的核心作用,重塑现代人生活哲学

二、书籍简介

本书系统探讨孤独的本质与价值,挑战将孤独视为病态的传统观念。作者通过分析牛顿、贝多芬、卡夫卡等天才的心理轨迹,论证独处能力与创造力之间的深刻关联。书中提出"内在整合"理论,强调孤独是完成自我认知、实现精神完整的必经之路,为现代人提供对抗社交异化的精神指南。

三、核心观点

1. 孤独的创造性价值:独处是想象力的孵化器,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源于独处中的思想实验
(原文:"The most fruitful ideas often emerge in solitude")

2. 自我整合机制:通过独处完成人格的"自性化",荣格理论中个性化过程的必经阶段
(原文:"Individuation requires confronting the unconscious in solitude")

3. 社会性异化批判 (原文:"We are more connected yet more alone in the digital age")

4. 存在主义疗愈:孤独是对抗存在焦虑的良药,维特根斯坦在沉默中完成哲学突破
(原文:"Solitude is the cure for the disease of being understood")
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
"伟大灵魂的独处,是上帝赐予人类的避难所" - 对康德哲学的诠释
"当世界过于喧嚣,退入内心的荒野才能听见真实的声音" - 现代性批判
"社交是心灵的快餐,独处才是滋养灵魂的米其林料理" - 隐喻性表达
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
  • 创意工作者:理解独处对创造力的激发作用
  • 心理学爱好者:学习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新视角
  • 社恐人群:获得接纳自我孤独的理论支撑
  • 哲学研究者:探索孤独与存在本质的关联

六、读者评价

"20世纪最具颠覆性的心理学著作之一" - 《卫报》书评

"让我学会与孤独和解,反而获得了更多创作灵感" - 作家余华

"每个数字原住民都该读的数字时代生存指南" - 硅谷科技专栏作家
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
  • 安东尼·斯托尔(Anthony Storr)
    • 《荣格》(Jung)
    • 《弗洛伊德》(Freud)
    • 《丘吉尔的黑狗》(Churchill's Black Dog)
    • 《人格的完整性》(The Integrity of the Personality)

  • 个人微信扫码

    工作时间

    周一至周日 9:00-21:00

  •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,可以通过扫码联系我哦!

    • 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