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houghtless Acts?》(《无意识的行为?——日常中的行为设计与改变》)

一、基本信息
- 作者:JaneFultonSuri 简·富尔顿·苏里
- 国家:美国
- 创作时间:2003-2005年(基于IDEO行为研究项目)
- 第首次发表时间:2005年
- 书名:《Thoughtless Acts?》(《无意识的行为?——日常中的行为设计与改变》)
- 中文译名:《无意识的行为?——日常中的行为设计与改变》)
- 最经典版本:2005年Penguin Group原版(ISBN 9780143037333)
- 出版时间:2005年(英文原版);中文版2018年中信出版社版
- 翻译者:周志敏(中文版)
- 出版社:Penguin Group(英文原版);中信出版社(中文版)
- 所属分类:设计学/行为心理学/用户体验
-
推荐理由:
- IDEO创始人亲撰,融合设计思维与行为科学的前沿研究
- 通过50+真实场景案例,揭示无意识行为对决策的深层影响
- 提出"行为设计四步法",为产品、服务创新提供可操作框架
二、书籍简介
本书是IDEO行为研究团队的经典著作,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(如超市购物、手机使用、公共空间互动)的细致观察,揭示人类行为中"无意识决策"的主导性。作者提出,多数行为并非理性选择的结果,而是受习惯、环境线索与情感触发驱动。书中结合设计思维方法论,提出"行为干预三原则",帮助企业、公共机构通过微小设计改变用户行为模式,被《哈佛商业评论》誉为"行为经济学的实践指南"。
三、核心观点
1. 行为的无意识主导性:90%的日常行为由习惯与环境线索自动触发,理性思考仅占10%
(原文:"Most of what we do is unconscious—we're creatures of habit, not reason.")
2. 环境设计的引导力:通过调整物理空间(如货架布局、界面按钮位置)可显著改变行为路径
(原文:"Small changes in context can lead to large changes in behavior.")
3. 情感触发的关键作用:积极情绪(如愉悦、归属感)比逻辑论证更能驱动长期行为改变
(原文:"Emotion is the engine of behavior; reason is just the steering wheel.")
4. 行为干预的渐进性:复杂行为改变需拆解为可操作的"微步骤",降低用户认知负荷
(原文:"Change happens in small, incremental steps—not grand gestures.")
四、经典句子摘录
(原文:"We think we're making choices, but we're just puppets of context—until we learn to see the invisible hands.")
(原文:"Good design doesn't tell people what to do—it makes the right thing easy.")
(原文:"The secret to changing behavior is understanding why people don't want to change—not forcing them to 'should.'")
五、推荐阅读人群
- 产品经理/设计师:学习通过行为洞察优化用户体验
- 公共政策制定者:掌握行为干预推动社会创新
- 市场营销人员:利用无意识行为规律提升转化率
- 心理学研究者:探索日常行为的底层驱动机制
六、读者评价
"改变了我对'用户行为'的认知——原来设计的力量藏在细节里" - 豆瓣读者@设计爱好者(2020)
"IDEO用20年研究提炼的行为指南,比任何教科书都实用" - 知乎用户@产品经理老张(2019)
"从超市货架到手机界面,每个案例都在说:让用户'不费力'才是终极设计目标" - 微信读书书评
七、作者其他著作
- 简·富尔顿·苏里(Jane Fulton Suri)/IDEO团队:
- 《The Art of Innovation》(《创新的艺术》)
- 《Design Thinking: Integrating Innovation, Customer Experience, and Brand Value》(《设计思维:整合创新、客户体验与品牌价值》)
- 《Sensory Design》(《感官设计》)
-
上一篇
《黑天鹅: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》
本书系统论证了人类认知的三大局限:过度依赖归纳法、错误估计概率分布、忽视沉默证据。作者通过"火鸡悖论"等案例,揭示黑天鹅事件的四大特征:稀有性、冲击性、可预测性低、事后可解释性强。书中主张建立"杠铃策略",在极端风险与确定性收益间寻求平衡,为金融、政治、科技等领域提供全新决策框架。
-
下一篇
《山本耀司自传:时尚的暗黑诗人》
本书以山本耀司亲述形式,完整呈现其从东京裁缝之子到巴黎先锋设计师的蜕变历程。通过200+张历史照片和设计手稿,揭示"黑色解构主义"背后的哲学思考——从母亲裁缝店的成长记忆,到与川久保玲共同颠覆高级时装的革命,再到对战争创伤的服装化表达。书中首次披露1980年代与三宅一生的合作内幕,以及"Y-3"系列诞生的技术突破。